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供销合作社市场调节基金提取清算及帐务处理的有关规定

时间:2024-07-22 07:03:2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22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供销合作社市场调节基金提取清算及帐务处理的有关规定

国家税务局


供销合作社市场调节基金提取清算及帐务处理的有关规定

1988年12月6日,国家税务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通〔1988〕26号关于建立商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两级市场调节基金通知和财政部、商业部联合颁发的《市场调节基金管理办法》,对供销合作社市场调节基金提取、上交、清算以及帐务处理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提取范围
1.市场调节基金由各直辖市、省辖市、自治区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供销合作社的商业企业(不含饮食服务、储运、生产及商办工业企业和基层供销社)在保证当年税收有所增长的前提下,按商品销售额的千分之一提取市场调节基金,在交纳所得税前列支,按季预提,年终清算。
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县、市级供销社,地区所属企业、行署、自治州级供销社,以及亏损企业或提取市场调节基金后发生亏损的企业,不提取市场调节基金。
二、使用范围
市场调节基金应主要用于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时而显多、时而不足的农副土特产品调节(不含棉、麻、烟和边销茶等主要农副产品)。具体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供销合作社与同级税务部门商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抄报商业部备案。
三、上交与清算
1.市场调节基金按规定由商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供销合作社两级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应上交商业部的市场调节基金应在年度终了后四十五天内一次上交商业部财会司。省以下单位如何上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供销合作社根据当地情况自行规定。
商业部所属供销社的专业公司(包括所属分公司、批发站)按商品销售额千分之一提取的市场调节基金,亦按上述时间由公司全额上交商业部财会司。
2.各地汇交的市场调节基金,由商业部财会司与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供销合作社根据决算报表进行清算,百分之八十留地方,百分之二十上交商业部财会司。地方不得欠交或挪作它用。省辖市供销合作社是否提留,由各地自行规定。
3.市场调节基金实行决算制度。年度终了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供销合作社应编制“市场调节基金提取使用情况表”报同级税务部门,同时抄报商业部,由商业部财会司汇总后连同总社决算报表一并报国家税务局核批。
四、会计核算
1.会计科目
增设“市场调节基金”科目,排列在“租凭单位上缴款”科目之下,核算按照规定提取和形成的市场调节基金。
2.会计报表
(1)在“资金表”来源方“一、自有资金及长期负债”中的“(一)自有资金项”下增设“市场调节基金”项目,列在“租赁单位上缴款”项之下;
(2)增设“市场调节基金提取使用情况表”,本表为年度报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供销合作社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所属专业公司填报。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所属专业公司提取市场调节基金数填列在“省级提取项”内。


河南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68号
  《河南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3月28日省政府第14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省长 李克强
   二○○二年四月十一日


  第一条 为规范环境监测行为,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和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环境监测活动以及与环境监测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环境监测应当科学、公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环境监测结果。
  第四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环境监测工作;其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环境监测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 环境监测应当执行国家和本省的环境监测制度和环境监测规范。
  本省的环境监测制度和环境监测规范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六条 省、省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分级组织建设和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监测网络。其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环境监测网络的业务管理和技术管理。
  参加环境监测网络的环境监测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国家或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资质认证。
  第七条 环境监测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方可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人员进行环境监测时,必须出示有效证件。被监测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供必要的资料并予以协助,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阻挠。
  监测人员执行任务时,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为被监测单位或个人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八条 省、省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其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资料,编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并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有关部门应当提供相关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表未经正式公布的环境监测数据和资料。属于保密范围的监测数据、资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保密制度管理。
  第九条 环境监测机构对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环境监测任务,必须如期完成并上报监测结果,不得缺报、迟报、拒报、谎报。
  第十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分级组织实施下列环境监测活动:
  (一)环境质量监测;
  (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四)建设项目、限期治理项目竣工验收中治理设施运行效果的监测;
  (五)排污收费、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制度实施中所需污染源排污数据的核实;
  (六)环境状况公报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有关环境指标的监测;
  (七)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及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
  (八)其他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中的环境监测。
  第十一条 环境标志产品、有机(生态)食品等产品认证中有关环境标准的监测,必须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实施。
  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的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对本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和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建立污染源监测档案,对监测结果负责,并按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不具备监测能力的排污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第十三条 排污单位的废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排放源和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所等应当达到环境监测规范的要求,并设置统一标志物。
  第十四条 环境监测点位(断面)的设置由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设置明显标志物。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改动环境监测设施和监测点位(断面)标志物。确需改动的,必须报原批准设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放射性物质泄漏、化学灾害等紧急环境污染事故时,必须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立即安排环境监测机构组织监测,在24小时内报出环境监测报告。在污染事故影响期间内应当连续进行监测并上报监测结果。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其环境监测数据无效,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负责其资质认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环境监测资格;无资质证书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5000元至3万元罚款:
  (一)不执行国家或本省颁布的环境标准、环境监测制度和环境监测规范的;
  (二)环境监测机构未获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资质认证或超越资质范围进行环境监测并报出环境监测数据的;
  (三)未获得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或超越合格证规定范围进行环境监测并报出环境监测数据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监测点位(断面)的。
  第十七条 环境监测机构在环境标志产品或有机(生态)食品认证中出具虚假监测数据,致使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食品获得认证的,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环境标志产品或有机(生态)食品的监测资格,并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罚:
  (一)拒绝、阻挠环境监测人员依法实施环境监测、现场调查,或弄虚作假、不提供真实相关资料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二)污染物排放口未按规定达到环境监测规范要求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
  (三)损坏或擅自改动环境监测设施或环境监测点位(断面)标志物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四)发生紧急环境污染事故不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测机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根据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依法应当履行公务而未履行的;
  (二)执行公务时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的;
  (三)授意或故意出具虚假环境监测数据的;
  (四)缺报、迟报、拒报、谎报监测结果的;
  (五)收到紧急环境污染事故报告不报告的;
  (六)擅自向社会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淮南市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


淮南市人民政府令
 (第58号)


  《淮南市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1996年7月17日市第11届人民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市长 李振华
                         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淮南市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的管理,保障文化娱乐活动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的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


  第三条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是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的主管部门,公安、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做好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的管理,实行规模经营、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属单位、驻淮单位、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申办的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由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县、区属单位、个体户申办的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由县、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


  第五条 开办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必须向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申领《文化经营许可证》。


  第六条 申领文化经营许可证,应当向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一)申办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的申请报告;
  (二)营业地段和场地平面图;
  (三)电子游戏机机种型号、数量和磁卡资料;
  (四)上级主管部门或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证明文件。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办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上述资料之日起,15日内予以答复。


  第七条 申办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凭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文化经营许可证》,向公安、工商部门申领《安全审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向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后,方可开业。


  第八条 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场所面积应当不小于100平方米。使用大型模拟仿真游戏机,每台的使用面积应当在3平方米以上;使用小型游戏机,每台使用面积应当在2平方米以上。


  第九条 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场所,应当建筑结构牢固,出入口畅通,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环境卫生整洁,设有禁止吸烟标志。


  第十条 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持证亮照, 在核准登记的范围内营业;
  (二)公开管理制度和游戏规则;
  (三)专人维持秩序,讲究文明礼貌,服务热情周到;
  (四)设有警示标牌,有奖电子游戏机不向未成年人开放,普遍电子游戏机非节假日不向未成年人开放;
  (五)距中小学校门200米以外;
  (六)不在室外悬挂喇叭或张贴营业广告;
  (七)有奖电子游戏活动,奖励物品金额不超过100元,不兑换现金;
  (八)夜间营业不超过23点30分;
  (九)依法交纳税费。


  第十一条 营业性电子游戏活动严禁下列行为:
  (一)使用国家、省明令查禁的电子旅游机机种;
  (二)利用电子游戏机进行赌博或变相赌博;
  (三)使用具有反动、淫秽、色情、封建、迷信、恐怖等内容的集成板和磁卡;
  (四)涂改、伪造、转让《文化经营许可证》等证照。


  第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无证照或证照不齐全的,由发证部门责令限期补办,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视情节轻重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公安、工商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物品,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拒绝、阻碍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当事人对依据本办法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七条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的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文化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