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部关于对建筑企业实行安全资格认证的通知

时间:2024-06-28 14:21:5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14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关于对建筑企业实行安全资格认证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对建筑企业实行安全资格认证的通知
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1983年以来,建筑业安全问题严重,因工伤亡事故不断发生,其死亡人数已占全国因工死亡总数的20%,成为仅次于煤炭行业的第二大户。面对建筑业安全生产的严重形势,我部已在1991年监察工作要点中作了有针对性的部署。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监察工作,须对建筑
企业实行安全资格认证,现通知如下:
一、对建筑企业实行安全资格认证是以法制手段推动其搞好安全生产的一种监察措施,也是各级劳动部门开展建筑安全监察的重要内容。各级劳动部门要履行职责,认真审查,严格把关,促使建筑业把伤亡事故降下来。
二、在建筑企业安全资格认证方面,劳动部门主要在组织、推动、审查、发证四个关键环节上做好工作,即:(1)劳动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组织宣传工作;(2)依靠和参与主管部门推动企业开展自查、整改、自评和自验工作;(3)根据隶属关系,由劳动部门和主管部门
成立审查验收组:(4)对验收合格的企业,由劳动部门统一发放安全资格合格证书。
三、安全资格审查应从两方面把关:(1)在管理上,要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实施安全文明施工,健全伤亡事故统计、处理和报告制度,落实劳动保护措施费用;(2)在施工作业上,要抓住事故多发的重点环节和重点设备进行审查。
四、由于农村建筑队进城数量很大,其安全管理状况又较为混乱,因此,各地劳动部门要抓好对进城施工的农村建筑队的安全资格审查工作,并建立农村建筑队安全管理档案。对审查合格的农村建筑队,发放安全资格证;对缺乏施工安全必备条件的,以及违章作业造成严重伤亡事故的
,应令其停产整顿或清出建筑市场。
五、建筑业是当前事故多发行业之一,各类事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要扭转建筑安全的被动局面,需要长期努力。请各地劳动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建筑安全监察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



1991年7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万国邮政联盟组织法第八附加议定书》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万国邮政联盟组织法第八附加议定书》的决定

(2012年4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定:批准2008年8月12日由第24届万国邮政联盟代表大会通过的《万国邮政联盟组织法第八附加议定书》。

遵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办法

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


遵义市人民政府令

第59号



《遵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8月31日市人民政府(2012)第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市长:王秉清


2012年9月24日





遵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消除和减少烟草烟雾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实行“限定场所、单位负责、加强引导、严格管理、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三条 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市、县(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具体职责如下:

组织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开展控制吸烟活动;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幼儿园、中小学、青少年宫(活动中心)室内外区域;

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学生宿舍、餐厅等室内区域;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通道、办公和绿化区域;

体育场馆的室内区域及室外的观众坐席、比赛赛场区域;

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的室内区域;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办事场所、会议室及办公区域;

公用事业、金融机构的营业场所;

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加油站、油库、加气站等商业营业场所;

电梯及其等候区域;

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室、等候室和设置在室内的站台;

(十一)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室内区域;

(十二)歌舞厅、游艺厅等娱乐场所室内区域;

(十三)旅馆、餐馆的室内公共活动区域;

(十四)机场、港口、铁路客运站和汽车客运站的室内区域。

第五条 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制定并执行本单位控制吸烟的管理制度;

做好本单位禁烟区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统一、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

不得在本单位禁烟区内摆放烟具或设置有烟草广告的标志或物品;

设立专(兼)职检查员,管理本单位的禁烟区;

对在本单位禁烟区内的吸烟者,应当劝其停止吸烟或者退出禁烟区。

第六条 室外公共场所管理者可在远离密集人群且非必经通道外设置室外吸烟区,并有明显的引导标识和吸烟有害健康等控烟宣传标识。

第七条 对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中做得较差的单位,由市、县(区、市)卫生行政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第八条 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媒体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在城市建成区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

第九条 任何公民个人均可以劝阻他人在禁止吸烟区域内吸烟;要求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履其职责,并可对不履行禁止吸烟职责的单位,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

第十条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秉公执法、文明执法。执法时必须佩戴或出示执法证件,对不依法履行职责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第十一条 拒绝、阻碍卫生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